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全球高敏感人人群占全世界人口的15%-20%,即每5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内心敏感。

高敏感并非是一种身体缺陷,而是一个人的性格特质。

高敏感人群的特点:

1.社恐人士不喜欢社交,很容易内耗。

2.经常被他人误解,在别人口中总是“想得太多”。

3.相信自己的直觉,并且做事很有逻辑感。

4.喜欢安静的环境,尤其是思考的时候。

5.刺耳的声音。刺鼻的味道都有很大的可能会影响到你。

6.共情能力极强,看到别人伤心自己也很失落痛苦。

7.通过他人的微表情就可以揣测人的心思,做事细心。

8.出现冲突是首先采取回避态度,沉着冷静不会冲动做事。

9.睡眠很浅,容易被一些奇怪的声音吓醒。

10.容易消极过度思考,习惯把问题复杂化处理。

心理学家荣格说:高度敏感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人格特点。只有在糟糕或者异常的情况出现时,它的优势才会转变成明显的劣势。因为那些不合时宜的影响因素让我们无法进行冷静的思考。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归为一种病理特征更离谱的事。如果真是这样,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态的了。

所以,拥有高敏感也并非一件坏事。

高敏感人群的自救指南

放过自己,接纳自己

高敏感的人总是这样去想:

我还不够努力。

我还不够好。

做事之前,你总要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的标准。只有达到了标准,才会认可自己,一旦出现了差错就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比如考试要考到多少分,追到某个女孩,找到理想的工作等等。

可你在达到这些目标后,真的认可自己了吗?

没有。

你没有更开心,反而因进入下一关,面临更大挑战而再次陷入完美的怪圈中。没有止境。

对于你而言,永远只有过程,没有结果,所以快乐也近在咫尺却又遥遥无期。

控制社交媒体使用时间

高敏感人群极易吸收外界负面信息,过度把时间浪费在网络上情绪极容易收到波动,刷到感人视频就痛哭流涕,遇到搞笑视频就捧腹大笑。

很多人都会把玩手机定义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把其他兴趣爱好代替玩手机从而陪伴你度过无聊的时间,岂不是更好的选择。

运动、读书、看电影、练字、弹琴、烹饪......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运动分泌的内啡肽与多巴胺能够让身心无比愉悦,这是手机产生的快感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你还是控制不住想要玩手机的频率,这时候要对手机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比如放远一些,或者干脆关机。

建立与他人的边界感

高敏感人群总是会不自觉把他人的情绪灌输到自己的身体中,或者总是容易多想,怀疑是否因自己的一句话导致身边的朋友/同事生气。

一旦陷入情绪陷阱就很难逃脱,就像沼泽般你越是挣扎就会陷入越深,如不得到及时的引导就会完全被吞没。

记住这一句话:你没有必要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主动练习冥想

冥想对减压、沉静心灵甚至是减轻抑郁症症状有帮助,它强调的是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做评判,更专心去感受当下的自己,坚持练习,效果会很好。

练习正念冥想时,可以专注在身体、呼吸和心灵,想要通过身体冥想。

还有呼吸冥想,那就是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吸气,呼气,感受呼吸变长,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越来越放松。

当你发现自己在冥想过程中分心,想了其它事情(回忆、当天的计划等),那就观察你的想法(比如“我正在想今天中午要吃什么”)。

不要评判它,只需要观察,然后放下它,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冥想上。

写在最后

高敏感人群并非玻璃心,他们只是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更加细腻。无论他人怎么看待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