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隐私条款和保密政策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确保了咨询过程的安全性和信任感,‌使得来访者能够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困扰,更加真实、坦诚的表达自己。‌因为咨询过程涉及个人和敏感的信息,所以咨询隐私保密是必要存在的。

心理心理师需要遵守行业的道德准则,平台要求入驻合作的心理咨询师尊重来访者(求助者)的隐私和保证所分享信息的保密性。

为了让来访者(求助者)与平台的心理咨询师建立一定的信任,有必要让用户的信息确保是安全的、保密的,不会被滥用或泄露,我们做出以下承诺,希望在心理咨询之前知晓。

隐私和保密性承诺:

我们明确表明心理师的承诺,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和保密性。

来访记录、咨询过程中提到的任何议题,心理咨询师都会严格保密。

未经来访者本人同意,心理咨询师不得公布、传播这些信息。

信息收集和使用:

协议会说明心理师可能收集的信息类型,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情感问题等。

收集的信息也在保密范围之内,仅为心理师提供更有效的咨询使用。

如因学术交流等其他因素需要报告案例,则需要隐去所有可辨认的个人信息。

多人咨询中的隐私保密:

无论是伴侣咨询还是家庭咨询,每一位来访者都有与心理师进行一对一访谈的可能性。

伴侣咨询:

双方在伴侣咨询的设置下,分别与心理师进行访谈;

在访谈过程中,如果有个人秘密,不希望伴侣知道;

告知心理师后,心理师会严格保密,不会让伴侣知道;

家庭咨询:

孩子有小秘密不想与父母分享,告知心理师后会遵循保密原则;

父母如果有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也是同理;

但与伴侣咨询不同的是,如果孩子是未成年,出现任何伤害自己、他人的行为,心理咨询师将会突破保密原则,告知父母。

隐私保密在一些情况下会被突破:

当来访者的行为可能对自己、他人有严重伤害时;当出于司法需求,需要呈堂供证时。


保密原则的基本规定:‌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保密的例外情况:‌尽管保密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保密原则可以被突破。‌例如,‌当来访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此外,‌如果来访者为未成年人等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并且他们受到性侵犯或虐待时,‌心理师有责任向其合法监护人、‌可确认的潜在受害者或相关部门预警。‌

录音和录像的特殊规定:‌心理咨询师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法律规定的披露情况:‌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的询问时,‌心理咨询师不得作虚假的陈述或报告,‌并且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最低限度原则披露有关信息。‌在特定情况下,‌如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信息,‌心理师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并按照最低限度原则披露有关信息。

以上,在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包含不限于以下保密政策:

1.咨询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在集体咨询时应首先在咨询集体中确立保密原则。

2.咨询师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录音和其它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学校的常规学生档案资料之中。

3.咨询师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4.咨询师未征得来访者本人同意时,一般不得向其父母、教师等透露来访者咨询中涉及的隐私(保密例外除外)。

5.非心理咨询人员,不得查阅心理档案;除来访者触犯法律,并经公检法机关认定证明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借用心理档案。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的保密政策确保了咨询过程的安全性和信任感,‌同时也在特定情况下允许突破保密原则以保护来访者和他人的安全。‌这些规定和条款是心理咨询伦理和法律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平衡保护来访者隐私和维护公共安全的需求。‌